设计师姜庆共新书《上海字记》出版

   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2月出版了设计师姜庆共的新书《上海字记》,以图片和访谈的形式呈现上海一百多年来印刷汉字的设计和书写,整理出时代变化的轨迹。

  ■设计师姜庆共新书《上海字记》出版

  ■呈现上海一百多年来印刷汉字的设计和书写
  
  ① 1930年,《新银星与体育世界》第3卷第23期,杂志封面。胶印。
  
  ② 20世纪60年代,“留兰香牙膏”包装。铅印。
  
  ③ 1964年,《产品介绍》样本,上海日用化学二厂。铅印。
  
  ④ 1951年,《好莱坞——电影帝国》,书籍封面,铅印。
  
  ⑤ 1924年,骥制半夏,冠生园,报纸广告,《新闻报》。铅印。
  
  ⑥ 1944年,结婚证书,中国集团结婚服务社。胶印。

 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,书法作为其表现形式已发展千年有余,然而在传统书法之后,汉字的呈现方式是怎样的?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2月出版了设计师姜庆共的新书《上海字记》,以图片和访谈的形式呈现上海一百多年来印刷汉字的设计和书写,整理出时代变化的轨迹。

  不是“写”出来的书

  姜庆共的这本书,入眼皆是文字,却又不是“写”出来的。身为平面设计师的他坦言对字体一直都很感兴趣,自2009年起,他萌发整理上海民国时代美术字的念头,随着收集的展开,越来越多的资料进入他的眼帘,收集范围也不断拓宽,直到最终确定以传统书法之后汉字的书写和设计为主题,以清末到2014年这一百多年间的各种书写媒介为整理对象,包含书籍、杂志、广告、报纸、课本、海报、地图、说明书、节目单、票证、户外空间等,可谓应有尽有。他选取了其中400张图片,以印刷字体、美术字体、标语字体和民间书体的架构做成《上海字记》一书。

  姜庆共曾说,“我做上海的一切,一定要接触到原物。”他很喜欢朋友送他的两个绰号,“图书管理员”和“资料收集员”,为了这本书,他从文庙和网上淘来共1000多件实物,以年代顺序分类、编号,虽然实物的收集采用随机模式,但基本确保每一年都有实证。

  老上海人看到这本书大约会唤起无数亲切的回忆。百雀羚、大白兔、冠生园的报纸广告,《良友》、《奔流》、《电声》等杂志的封面,各类票据,老电影的海报,姜庆共用实物平铺成一条视觉线索,以上海为中心,为传统书法之后汉字书写和设计的痕迹、脉络构建了一份系统的、客观的、清晰的基础档案,也填补了过去人们对于印刷、字体设计这一块的专业空白。

  姜庆共自己坦言并不想做过多的阐释和研究,那可能是一个需要申请国家专项基金的大课题。该书的特约编审、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汤惟杰告诉早报记者,“姜老师这种无意的组接让人自觉地能感到时代在视觉史中的变化,他用并置的方式让很多问题自己显现出来,留待各个专业的人进行进一步的考察,比如新字体的设计、比如民国的铅活字体等等。”他认为姜庆共提供了一种有趣的方式,不是将文字与书法或出版直接挂钩,而是将其作为上海一百多年的视觉环境,人们看的历史。

  印刷,奠定上海

  为近代字体演变的基础

  姜庆共曾被问及,汉字这一百多年来视觉文化的历史,为什么选择上海?这个城市为上个世纪汉字字体的形态变化提供了怎样的渊源?姜庆共说,就两个字:印刷。

  1823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印成第一部在中国本土出版的中文圣经《神天圣书》。1843年上海开埠,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沪创办墨海书馆。自此西方出版印刷机构在传播宗教、科学、文学等西学中译读物的同时,运用近代机器工业技术,探索着中文铅活字的制作工艺。

 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1859年美国传教士姜别利在宁波美华书馆用电镀法创造了中文字模,改变了以往手刻字模的制作方式,并依据西文铅活字的七种大小为标准铸制了七种宋体铅活字,方便中英文混排书文,是为重要基础。

  1876年,《申报》的点石斋石印局印刷《康熙字典》,在数月内就行销十万部,这也是上海最早出版的中文工具书。晚清的石印、铅印文字,仍以手写或是铅活字楷体、宋体为主。

  上海的彩色印刷是与其商业领先地位密不可分的。月份牌、烟印、香烟牌子、火花等都是促成彩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1926年《良友》画报的创刊,标志着上海杂志也迈向以影像和设计为形式的发端,这也是当时全国印刷最精致、销路最广的画报。这期间,包括鲁迅、闻一多、钱君匋、叶灵凤在内的文化名人都对上海的出版业有巨大的贡献。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随着工商制造业的发展和国货运动带来的契机,本地商业的美术设计、出版和印刷业达到顶峰。广告图案、家具设计、舞台装饰等领域开始展现其活力。

  1946年5月和1949年5月,《新民晚报》和《解放日报》分别创刊。1955年10月,《文汇报》文字改为横排,次年6月全国报纸都实行横排并使用简化字。
  

下一页

      相关新闻:



相关产品: